返回首页

互盟云动态

多看云动态,了解互盟新动向、学习行业科普知识
< 返回业界新闻列表

公有云、私有云和专有云的差异,云服务器租用哪家好?

发布时间:2019-03-26 11:02:00    来源: 互盟云
戏说云计算:数据就是一个个水分子,端侧数据处理类似水分子在地面不平的坑洼里汇聚叫边缘计算(根据数据形态分为雨计算或雪计算,当雨量较少时称之为露计算,当雪量计算较少时为霜计算);数据经端侧和云端中间的设备来处理称之为雾计算(当污染数据较多时叫霾计算);数据到经各层汇聚称之为河计算,到了骨干网称之为江计算,数据中心的处理称之为海计算(小点的数据中心叫湖计算);类似水在海里的流动整合,数据进入数据中心的上层网络及业务处理称之为云计算;云计算并不是数据的终结,还要类似海水蒸发后降雨的数据分发,称之为雨计算,然后类似水到了地面形成挖坑类似会继续边缘计算的处理。
 
云计算发展也经历了好多年,从最开始的猜忌为“技术忽悠”终于被平反为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且现在也形成了以AWS、Azure、阿里云等为代表的大型互联公司扩展业务的国内外公有云厂商,也促使了以UCloud为代表的一批公有云创业公司的壮大。

在云计算参与过程中,也导致了以华为、IBM、华三、思科、惠普等传统设备厂商(服务器、网络设备)的从传统业务向云模式改变。但是业界对公有云、私有云等概念或趋势一直争论不休,其中有两种观点比较典型,一种观点认为公有云时趋势且不应该有私有云,另一种是私有云也是必然的存在。前一段时间OpenStack现状的讨论得出了对私有云比较有偏向的说法,但是AWS在最近的re:Invent 2018峰会上发布了Outposts产品,更是引起业界哗然,唱衰私有云的说法又开始兴起。
 
对于技术趋势而言,云计算是大趋势大家都基本达成了认可的一致性,对公有云和私有云的观点不一除了因为媒体或厂商在自身利益上有屁股外,技术上也有一些可分析之处,其基本诉求就是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等业界所认为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区别。我们首先从云计算的需求以及不同客户的业务区分来看,然后再从市场角度来分析下,私有云市场是否真的存在。公有云能够给客户带来的价值在两点:提升业务部署效率(开源)、满足需求下节省成本(节流),每个点里又包括很多的措施,我们分别来详细说下。
 
首先从云计算给客户带来的节省成本来讲,具体技术或解决方案如下:
1.对于云计算的基础虚拟化,来提升资源使用率,比如通过虚拟化和集中调度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这个需求基本是通过计算虚拟化提升CPU等使用率、网络虚拟化复用网络资源、存储虚拟化避免重复建设等来实现;传统数据中心的CPU使用率在10%-20%,而经过虚拟化或云化的调度之后,CPU使用率大幅提升,从而节省了设备投资;
2.通过云化场景下,不同租户对设备的分时复用或甚至在满足客户计算力&网络等需求下超分服用,从而来提升设备使用的效率,使得整体设备的空闲率降低,在其生命周期内的使用率大大提高,从而使得云平台的客户之间分担了数据中心在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的成本,使得云平台客户自己的业务总成本降低;
3.云平台客户通过使用资源的弹性以及快速弹性来进一步降低成本,就是因为根据实际业务量多少来动态调整所用资源,当业务需求量大尤其是突发量大的时候就提供较多资源,而在业务下降时则回收相应不需要的资源,从而实现对设备供电等的降低使用,同时也实现了第一个诉求来降低资源使用率所耗费的水电等资源;对于弹性而言,因为公司尤其是创业公司初期往往业务较少,还有一些业务的业务量也是逐步上升或不太好准确预测,比如游戏行业,导致用户无法准备确切的所需资源,只预付费根据最大业务量来购买最大量资源,从而占用了巨额资金;通过公有云可以降低初期投资,随着业务量来动态调整所租用的资源;
4.对于资源使用来讲,公有云可以在大量资源基础上对海量用户的所用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调度,从而实现更加充分的资源使用率提升;对于传统数据中心,用户数量相对较少,整体使用效率以及资源空置率无法和公有云向比拟;另外,云场景下云平台客户可以认为是海量资源,无需再考虑设备采购空闲率告警以及采购周期的问题,也大大缩短了投入设备到生产中的耗费时间。
 
其次对于云计算的第二个诉求是资源的自动化动态发放以提高生产环境的部署效率,
1.比如传统数据中心上线服务器以及相应网络、存储配置,都需要进行手工或人工执行脚本,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而在云上通过云平台实现了自动发放;通过自动化部署形式,将原本三个月才能实现的业务部署、升级等实施,缩短到三天设置三个小时,极大的提高而来生产率;
2.对于自动化而言,部署业务尤其是全球业务,要自建数据中心或租用当地数据中心,就要一个个去谈判来获取这些资源;私有云基本上也是要遵循这个原则,并要考虑数据中心迁移带来的数据迁移和业务中断影响等;而对于公有云的用户使用,基本不用考虑这些问题,公有云厂商会屏蔽这些,所以更容易构建全球业务,并使用公有云已经提供的比如DNS、CDN等服务。
3.通过云平台使得云平台客户形成更加聚焦业务的分工,无论是成本投入还是员工等工作精力分配上都更集中;因为传统方式下,比如要求业务开发人员要能够搭建开发环境,需要开发人员熟悉交换机配置、服务器OS安装及配置、开发环境搭建等,而到了云里这些都是自动化实现,业务人员从这些繁复的庞杂工作里解放出来更加聚焦业务;
4.公有云可以对所用的基础设施进行端到端创新技术,包括生态建设所用合作厂商的新技术以及自研的新技术,在云平台客户不感知的情况为用户提供类似奥运宗旨(更快、更高、更强)的服务;云平台客户通过快速使用新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甚至做出传统技术无法实现的产品;比如像AWS此次公布的EFA(Elast Fabric Adapter)方案来支持其HPC方案,继承了LibFabric所构建的生态,并通过SRD协议实现了兼具UDP轻量和TCP可靠性的传输协议。
 
上面我们充分讨论了公有云给云平台给客户所带来的一些收益,私有云也基本是这些收益;不过从私有云其自身需求来讲,我们再分析下与上面所说的公有云收益相比有哪些特殊性:
1.资源使用、管理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传统业务会根据不同资源设置不同管理员并附有审批等流程,私有云上线到客户里要充分考虑对客户公司人员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的影响,并为其定制开发配套的;而公有云很难用一套方案满足不同企业的权限控制、审批流程、审计等诉求;
2.运维、运营模式对客户来讲有很大改变,公有云的客户不用理会基础设施的运维等工作,而不用再招聘并类似的团队;但是私有云的公司还要继续有运维部门,其自己还是要对基础设施以及云平台进行部署、升级以及故障解决等,甚至业务上故障可能还要配合进行定位;而AWS的Outposts要求客户部署后支持和AWS共有打通并接受远程运维,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可能还要AWS技术人员进入其数据中心,这个都是比较困难的;
3.业务解决方案匹配度也不一样,公有云虽然提供了大量的解决方案,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对三百六十行还未能完全覆盖,即使是多加公有云厂商叠加也还有遗漏,这个时候就需要私有云的厂商提供解决方案来为之服务。
4.安全认可度来讲公有云肯定要差一些,先不说政策方面,很多企业的数据尤其是比如银行或政府数据,会不信任公有云,会导致其无法将业务迁移或全部迁移到云平台上,这个时候其内部数据中心还是要云化实现自动化等诉求,所以私有云就需要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也是间接导致了混合云的出现的因素之一;
5.为了降低成本,私有云除了像公有云一样会考虑自研或采购适合自身的设备外,还考虑不同软件组件(网络、计算、存储等)以及设备能够相互解耦,但是又兼容的一起工作,且防止被私有云解决方案提供商锁定,需要将云平台拆分来不同招标;比如AWS的Ooutposts就要去客户必须采购和AWS一样的设备,这个对客户来讲都有价格不可控和被锁定的风险;
6.公有云可以对所用的基础设施进行端到端创新的自研,比如像AWS此次公布的EFA(Elast Fabric Adapter)方案来支持其HPC方案,虽然性能很有优势,但是在私有云就很难应用起来,因为私有云的服务器、交换机甚至组网等,可能都是存量设备。公有云对于新技术引入会比较快,让租户尽快使用新一代的前沿技术,而私有云还是会考虑成本,根据自己像个部门的需要来采购相应技术的设备,导致业务创新速度有一定折扣。
7.对于私有云来讲,设备投资基本无法避免,因为公司建设的云平台,可能对于部门租户来讲是节省了预算,但公司对云平台的建设设备采购还要继续,还要为了缩短设备采购周期提前有冗余的购买,这部分还想需要其投资额。
 
所以私有云的诉求有其特殊性,这点是没有ToB业务从业经验的人无法体会到的,而这些需求来讲传统设备服务厂商更有经验和渠道优势,是互联网厂商所不具备的,积累起来也不太容易;毕竟互联网公司自己数据中心的服务挂了,无非是自己有损失,客户的抱怨基本传达不到公司内部高层;但是在ToB业务上,升级带来的客户业务流量中断或者切割导致的业务故障超过预期,都是会被直接投诉到相应高层,并在业界传播影响相应领域的其他客户方案选择厂商的决策。

从AWS、Azure、阿里云的解决方案来看,公有云也不严格的是ToC,而是会针对大客户来提供ToB的上云解决方案,并形成模板类为其他同行业客户服务;如果作为公有云客户的你使用云平台或云服务过程中被认为了是ToC,只能说你这个客户给云平台带来的收益还不足以让其对你进行定制化开发。

大型公有云平台将自己的业务跑在自己公有云平台上,谷歌将自己的搜索跑在谷歌云上;阿里云将淘宝搬到阿里云上;亚马逊将电商业务搬到AWS上;且不论其是为自己业务单独建了平台还是和其他客户的业务混跑,这种上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当然可能大家会想起业界还有一个擦边球的概念叫专有云,只是专有云的本质是用公有云的架构或技术经过裁剪和定制类进行满足私有云客户的诉求,到底还是私有云的一种解决方案。这点上算是公有云厂商“近水楼台先得月”,让自己的海量业务先尝鲜并尝到甜头,纵然不挣钱,省钱已经是达到了目的。

从专有云角度,与其说私有云被公有云替代,不如说云厂商更清晰明了的从市场学习到,私有云有着巨大的潜在空间。但是公有云又没有ToB的经验积累和销售渠道,所以技术上先从复制自己公有云的经验做起,将公有云裁剪定制版来转投私有云市场;而各家公有云厂商基于其公有云平台进行裁剪和定制的私有云方案,从心理角度来讲有些抱有侥幸;这个做法确实会赢得一些客户,并且一部分公有云厂商会逐步成长起来,从而转型和传统设备厂商等开始在私有云领域的角逐。

既有公有云,何还有私有云?当今的世界,不会有任何一种技术或产品形态能垄断所有技术,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覆盖全行业,私有云必然在云计算过程一直存在,并且市场百花齐放。
现在注册,即可享受多款产品免费体验
立即注册
故障赔偿 无理由退款 快速备案 专业服务 服务支持